上一讲我们从说到四大。我们提到,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技术史,没有哪种人类文化是脱离技术的。有技术,也就有“知识”,每一种文化都在传承自己的知识。到古巴比伦、古埃及这些古老文明的时候,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。
但我还是把认定为“科学”的,这就是说,这里所谓的“科学”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成就,也不仅是各种知识的总和。用比较俗的术语来说,“科学”还意味着一套独特的“”和“方法论”,更准确地说,“科学”意味着为人处世的某种风格或某种倾向。也就是说,我们认为科学的“”最初形成于古希腊。
古希腊是一个次生文明,它并不像四大文明古国那样,是从最初的定居地区原生发展起来的,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的辐射圈之内,从一开始就是在其他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。
次生文明不代表短,其实就历史悠久而言,古希腊并不比中国逊色。地区的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,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,克里克岛就已经形成了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市,意味着当时已经形成了某种结构复杂的集权社会,这就是所谓米诺斯文明。到公元前15世纪,来自希腊半岛的说希腊语的迈锡尼人征服了克里克岛,融合后的米诺斯—迈锡尼文化是希腊文化的第一个高峰,文字a和线性文字b(图3.1.1) 先后出现。但到公元前1200年之后,不知道什么原因,迈锡尼文明突然衰败了,这一时期内的很少,复杂的集权社会也消失了,关于黑暗时期的文字资料也只有著名的《荷马》。这部史诗据信形成于黑暗时期末到初,史诗记述的也许发生于黑暗时期初,当然《荷马史诗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历史材料多有争议。
图3.1.1 线性文字b
直到大约公元前800年,希腊文化涅槃重生,的希腊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城邦为单位的社会组织,有记录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那时开始,源于腓尼基字母的(图3.1.2) 也开始使用。
腓尼基字母是几乎所有西方字母表的原型,而希腊字母相对腓尼基字母的重要改进是增加了字母。腓尼基字母(还有后来的阿拉伯字母) 是,亦即只记录辅音而没有元音,想象一下把中元音字母去掉的感觉,比如science变成scnc,history变成hstr,另外古代书写往往没有空格,所以(history of science) 变成hstrfscnc。要读懂这样的字母文字,和阅读一样,需要通过上下文语境才能判断。而希腊的元音字母文字的好处是更容易让“词”脱离情境独立出来,变成无需上下文就能够有精确指称的“概念”,从而人们可以用某种与谈论“马”不同的方式去谈论“马这个词/马的概念”。希腊人分析的、抽象的思维方式或许也得益于此。(www.guayunfan.com)
图3.1.2 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文石刻,采用牛耕式书写(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交替书写)
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480年——一般以雅典最后一位僭主被驱逐作为标志——被称作古风时代,这是以风格定名的。从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323年大帝死亡,被称作希腊古典时期,这是希腊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,希腊的科学、艺术和民主政治都是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。
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并之后,希腊文化扩张并最终消散在各种文化之中,这就是所谓的希腊化时期,这一部分我们放到下一讲再说。
希腊文明最辉煌的时期大致对应于中国的,东西文明似乎在同一上(表3.1.1),但迥然不同的风格也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。中国百家争鸣的焦点更多地在于安邦治国,而希腊争鸣的却是。自此东西方学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自然科学最终在西方崛起并非偶然。关于中国科学的问题,我们将在后面插入一个专题来讲。
表3.1.1 古希腊与中国年表对照